上周老王来我这儿喝茶,一脸苦瓜相:“砸了十几万在小红书投广告,私信全是问‘你们包吃住吗’的同行!真移民的一个没见着!”
气得他差点把茶杯捏碎。
太懂了。小红书就像个热闹的移民茶话会,但你想精准找到那些真正能跟你签单的高净值客户,比大海捞针还难。别人刷着刷着就刷到了理想顾问,你的广告却像石沉大海?
别急,三个接地气的笨办法,或许能让你突破困境:
1. 别藏着掖着,多聊聊“搞砸了”的案例
谁没经历过失败?比如那个自信满满DIY澳洲188A的朋友,材料交上去石沉大海半年,最后收到拒签信才发现,他理解的投资额和移民局要求的根本不是一回事!这种切肤之痛,最能戳中潜在客户的焦虑点。
把你的团队踩过的坑、见过的拒签案例整理出来,在小红书分享。别担心露怯,真实的教训,比完美的包装更能建立信任。
当用户刷到你的笔记,心里惊呼“这不就是我担心的情况吗!”私信按钮自然就被点开了。
2. 晒细节,别晒口号
别再发“轻松移民,圆梦海外”这种空洞口号了!有个做希腊购房移民的朋友,账号看似平平无奇,却总能接到精准咨询。他的一条爆款笔记内容是什么?拍摄了自己凌晨三点爬起来,只为配合国内客户时差打越洋电话沟通选房细节的视频。视频里他头发乱糟糟,咖啡杯堆在桌角,但眼神认真。
高净值客户最在意的是细节和可靠性。
晒晒你陪客户在当地考察学区环境的照片、整理得密密麻麻的项目对比表、深夜还在回复客户疑问的聊天记录……
这些微小的真实瞬间,胜过千言万语的口号,让目标客户心里默念:“嗯,这人做事靠谱。”
3. 大胆唱唱“反调”,点明利益冲突
这招有点狠,但效果奇佳。比如某欧洲小国的购房移民项目很火,佣金也高,但续卡政策这两年暗藏隐患。有个顾问朋友就直接写了篇笔记,标题很直白:“劝退!这几种人别碰XX国购房移民”,清晰列出项目潜在风险和适用人群限制。
结果呢?后台咨询反而激增。潜在客户留言都说:
“终于有人说实话了!”
“这种劝退帖才显得真实。”
主动揭示某些项目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或限制,明确说明它并非适合所有人,甚至劝退部分人群,恰恰能树立你客观中立、真正为客户着想的专业顾问形象。
说到底,小红书引流不是铺天盖地撒网的体力活。把力气花在“真实”两个字上,用专业细节打破行业的信息迷雾,高净值客户反而会主动握住你伸出的手。
下次再刷到同行广告,不妨想想:你会信任一个只讲漂亮话的顾问,还是那个敢把行业真相摊开在你面前的人?
你在翻阅顾问主页时,什么样的真实细节会让你产生信赖感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