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为Deepseek的出现,一切都变得简单了。一切线上的操作更丰富灵活了。很多做互联网工作,自媒体人更是受益多多。
从2023年开始我们就在用AI工具了,但是一直觉得太文字化了,不是我想要的。所以虽然有在用,但从来不依赖。
将我最常用的三个工具体验分享给朋友们,供参考,找到自己需要的,就是最好的。
当下最火的deepseek
这个工具它有记忆力,比如我让他推荐5本治愈好书,它推荐的第一本是《不被大风吹倒》,书没有问题,也很符合这个主题,但因为我在此之前搜索过这本书,他推荐的第一本就是这本,多少是有点根据搜索推荐的(多次换关键词测试,都推荐了)。
另外,它生成的内容,更符合要求,比如要求某红书,它不光会自动生成表情,内容更像人写的,ai痕迹较小,需要改的内容相对少!
同时,它与其它工具最大的不同,加入了分析和思考,回答了“为什么发生这个问题”,说服力强。在回答问题时,条理清楚,面面具到,逻辑性强。
会有推理的过程,甚至是深入到非常专业的知识讲解,这点是非常强的,
适合开发者、数据分析师这种专业人群,但不太适合喜欢交流感的用户。
家长的好助手—豆包
豆包更适合日常使用,得要你不断往下问,需要交流互动的AI,但在专业知识和深度上可能稍微有点不够用。
资讯很全面,帮忙写文章、画图片也还可以,问学科方面的问题回答也比较确切,但就是有点一根筋。
情商也比较低,经常会回复“不知道你想表达什么意思,或者是你的表达有误”之类的。
但是豆包在解决具体的问题时,会很快速。比如孩子的作业问题,给出的答案还是很具体准确的。
之前遇到孩子不会的问题来问我,基本上是用度娘,但是有了豆包之后,就很少用度娘了。
建议家里有中小学孩子的朋友,可以多用这个工具去体验。
第三个是kimi
kimi这款是基于已有信息搜索的,重复率有点高,另外它还有一个问题,就是不太稳定,有时候遇到它不能回复的问题,就会假装没有信号接收不到信息。
它因为是依靠互联网的数据,所以问出的问题,最好要具体有针对性的,这样所获得的内容才更有效。不然会有点多而乱的感受。
我想说不管哪款工具,没有太大区别。都在更新迭代中,存在的问题或者不足也都会慢慢修正,但是工具就是工具,去使用它但不能盲信它,还是得有自己的判断和见识。
所有的工具都是为了让我的工作和生活越来越轻松,越来越幸福。这是前提。
我们好好地去驾驭它就对了,而不要成为被他束缚!按自己的需求选出你最合适的助手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