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些天路过街角那家总买面包的小店,发现它居然关门了。玻璃门上贴了张纸,潦草地写着房东涨租,生意难做。看着空荡荡的店铺,心里挺不是滋味。这年头,开个实体店,租金、人工、水电,哪一样不是沉甸甸地压在老板们肩上?难怪越来越多人把目光投向了那些无人的生意,特别是街边、写字楼里越来越常见的无人售货机。安静地立在那儿,好像不用操心太多,就能收钱。
听起来很美,对吧?
但,一台机器摆在那里,一个月到底能有多少钱落进自己口袋?这恐怕是每个动心的人最想戳破的窗户纸。
我得先泼盆冷水:想象中那种躺着收钱的画面,基本只存在于广告宣传页上。真实世界里,无人售货机的钱,真没那么好挣。我认识个朋友,老李,去年脑子一热,觉得这行当有搞头,花了两万多块,弄了台饮料机,塞满了各种网红气泡水、能量饮料,兴致勃勃地放在了他们那个新开的创意园区里。园区听着挺高大上,年轻人多,按理说应该不愁卖。
头一个月,新鲜劲儿还在,每天流水看着还行,平均有个两百来块。老李心里盘算着,扣掉进货成本,机器损耗,好像还行?结果月底一算细账,心凉了半截,园区收的点位费高得离谱,快赶上他那点可怜的毛利了!再加上饮料本身有保质期,临期的、卖不动的,只能自己搬回家喝,或者低价处理给园区小超市。
第一个月折腾下来,基本白干,就混了个脸熟。
老李这个跟头摔得挺疼,但也让他彻底清醒了。无人售货机这生意,核心就两个点:位置!位置!还是位置!
没有好位置,再好的机器、再全的货品也是白搭。后来他学乖了,不再迷信什么高大上的概念园区,开始用最笨也最实在的方法:蹲点。
他选了几个目标地段,比如大型医院的急诊科外等候区、长途汽车站的候车厅角落、还有几家生意火爆的网吧门口。不同时段,一站就是几个小时,真真正正地数人流量,观察人们停留的时间和状态。医院急诊外,家属们焦虑等待,口干舌燥,买瓶水解渴是刚需;汽车站候车厅,等车无聊又疲惫,来包零食或饮料很自然;网吧里打游戏的小伙子们,通宵达旦,泡面、香肠、功能饮料简直是标配。这些地方的人,是真的有需求,而且往往没时间或懒得跑远路去买。
位置选对了,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。机器里的货品怎么配?学问更大。
总不能指望在医院门口卖游戏点卡,在网吧卖鲜花吧?这听起来像笑话,但现实中真有人这么干过。老李在医院那台机器,主打就是矿泉水、无糖茶饮、小包装面包饼干,偶尔放点纸巾湿巾这种应急品。网吧那台,就是泡面、火腿肠、卤蛋、辣条、红牛可乐的天下。汽车站那台则更综合,饮料零食都要有,还得备点晕车药、创可贴这类旅行常用的小东西。
而且,光知道卖什么还不够,还得琢磨怎么卖。
比如泡面,是桶装还是袋装?桶装贵点但方便,袋装便宜但需要提供热水(网吧一般有)。哪种在特定场景下更好卖?这些细节都得靠蹲点观察和后期数据调整。机器后台的销售数据就是最好的老师,哪个位置卖得好,哪个口味滞销,一目了然。及时调换货品结构,才能减少损耗,提高利润。
好了,铺垫了这么多,我知道你最关心的肯定是那个数字:无人售货机一个月利润有多少。
别急,咱们来扒开老李现在经营得还算稳定的一台机器(就放在那家生意很好的网吧里),算笔尽量真实的账。这台机器主要卖泡面、火腿肠、卤蛋、薯片、功能饮料和可乐。机器本身是买的二手,加上各种调试费用,摊到每个月成本大概500块(按机器寿命算)。网吧老板收占地费,一个月800块。电费不高,机器功率小,一个月撑死50块。通讯费(就是机器联网传数据那个卡)一个月30块。这是固定的开销,每个月1380块雷打不动要出去。
进货成本呢?这得看卖了多少。老李这台机器,生意好的时候,一天流水能冲到三四百,差的时候一百出头。平均下来,按一天220块算比较合理。饮料零食这类快消品,毛利空间其实不大,普遍在30%-40%左右。我们按35%的毛利算,一天毛利大约77块,一个月就是2310块。看起来还不错?别急,扣掉固定开销1380块,账面上似乎一个月能落下930块?
但现实世界哪有这么干净。你得算损耗!泡面过期了、薯片压碎了、饮料罐子被撞瘪了卖不掉,还有补货时路上消耗的时间精力(这也是成本),机器偶尔闹个小毛病得找人修(虽然不频繁,但一次也得几百块)。把这些损耗、维护成本、隐性时间成本都算进去,老李自己估计,这台在黄金位置的机器,一个月真正能稳定落袋的纯利,其实就在400-700块之间浮动。这就是实打实的一台成熟运营的机器,在一个不错的位置,所能带来的回报。
无人售货机能赚钱吗?能。
但指望一台机器就让你财务自由,或者像某些宣传里暗示的轻轻松松月入大几千甚至上万?趁早打消这个念头。它更像是一个需要精心打理的小生意,或者作为你收入的一个补充。它的优势在于:相对门槛低(启动资金比开店少太多了),运营时间灵活(24小时营业),人力成本几乎为零。但劣势同样明显:前期选点极其重要且费心,点位费、机器维护费是硬成本,货品损耗不可避免,利润空间相对有限且受限于单点流量。
无人售货机这行,挣的是细水长流的辛苦钱,是精打细算的管理钱。它不适合想一夜暴富的人,更适合那些有耐心、能吃苦、注重细节、愿意花时间深耕点位和选品的人。如果你正琢磨着入行,别被天花乱坠的广告迷了眼。弯下腰,去目标点位实实在在地蹲上几天,数数人头,看看需求,算算各项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成本。
只有把账算得越细越透,你才能真正看清,这台看似沉默的机器,背后到底有没有属于你的、值得付出的利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