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三点的硅谷,26岁的马克和扎克这对双胞胎程序员顶着同款黑眼圈,对着电脑屏幕露出诡异的笑容。他们刚收到亚马逊KDP平台的最新账单——账户余额赫然显示着8位数。你绝对想不到,这对曾经被谷歌拒之门外的码农,现在靠着一堆AI工具批量生产言情小说,硬生生把键盘敲成了印钞机。
一、从”代码搬砖”到”文字炼金”的奇幻转折
两年前,这对兄弟还在为硅谷某创业公司写Python脚本,每天和bug斗智斗勇。某次团建玩《剧本杀》时,扎克突发奇想:”你说要是把ChatGPT训练成琼瑶阿姨,让AI批量生产狗血剧情…”马克翻着白眼打断:”醒醒,你写的情书连ChatGPT都拯救不了。”
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2023年底。某天他们帮做独立出版的学姐调试网站,偶然发现亚马逊KDP后台数据——某本AI辅助创作的星际霸总小说,半年躺赚23万美金。”这比我们接外包项目来钱快多了!”两人盯着屏幕的眼神瞬间比显示器还亮。
二、把AI训练成”网文流水线”的魔鬼操作
这对技术宅的搞钱思路堪称清奇:
建立”狗血剧情数据库”
他们扒光了晋江、起点近五年TOP100小说的剧情结构,用Python做成可调用的情节模块库。什么”车祸失忆”、”带球跑路”、”豪门恩怨”通通转化成代码指令,活生生把言情套路变成可编程的算法。
让ChatGPT学会”精神分裂”
开发了一套角色人格系统:当需要写霸总语录时,调取”冷面毒舌总裁”模板;描写小白花女主时,切换”柔弱坚韧灰姑娘”模式。最绝的是给AI喂了8000小时台湾偶像剧台词,现在生成的对话自带”你这个小笨蛋”的霸总气泡音。
Midjourney变身”封面印钞机”
摸索出点击率最高的封面公式:
美强惨男主×破碎感女主 + 赛博朋克城市背景 + 饱和度拉满的粉紫色调 + 若隐若现的八块腹肌
靠着这套组合拳,他们能在15分钟内生成20版不同风格的封面,测试哪种更戳读者萌点。
三、把亚马逊算法玩成”自动提款机”的骚套路
你以为他们只是AI工具人?这对斯坦福辍学生把大数据玩出了新高度:
关键词收割机
开发了实时监控热搜词的爬虫程序。发现”病娇医生”搜索量暴涨,立刻让AI组合《麻醉科医生的危险宠爱》;”电竞甜宠”成趋势,火速推出《野王哥哥的98K瞄准了我的心》。
读者XP精准投喂
通过书评数据训练AI,发现北美读者最爱”亚裔霸总×拉丁甜心”CP,欧洲市场沉迷”吸血鬼伯爵×职场女强人”,日本读者为”和风执事×落魄大小姐”疯狂上头。现在每本书都像定制汉堡——选国家、挑人设、勾选狗血要素,一键生成地域特供版。
爆款续集流水线
某本《硅谷CEO的合约娇妻》意外爆红后,AI自动生成10个衍生剧情分支。读者投票决定女主该带球跑路还是失忆复仇,硬是把单行本搞成”网文连续剧”,续集销量比正传还高30%。
四、年入5000万美金背后的”反常识”真相
你以为他们靠的是技术碾压?这对兄弟酒后吐真言:
把文字当快消品运营
“谁在乎文学价值?读者要的是坐地铁时能爽完的电子榨菜。”他们严格控制每章在1500字左右,确保读者能在马桶上读完一个完整的高潮段落。
用TikTok给小说打”肾上腺素”
把AI生成的小说片段配上土味BGM,做成”三句话让霸总为我花光10亿”的短视频。最火的一条让新书销量暴涨700%,评论区全是”虽然土但停不下来”的真香现场。
建立”人设防伪系统”
为防止被AI检测工具识破,故意在每本书插入精心设计的”人工痕迹”:
- 偶尔打错配角名字
- 加入只有真人会犯的语法错误
- 用Markdown格式写部分章节迷惑算法
这招让他们的作品在亚马逊上完美伪装成”人类创作”。
五、关于”AI写作暴富神话”的冷思考
当我问及成功的秘诀,扎克晃着红酒杯说出暴论:”别把AI当对手,要把它变成最听话的打工仔。我们不过是用代码批量生产多巴胺而已。”
但马克补充的这句话更值得玩味:”真正值钱的不是AI生成的内容,而是我们建立的算法模型——知道什么时候该让AI写’他猩红的眼眸里藏着偏执的占有欲’,什么时候必须人工改成’他通宵加班熬红的双眼死死盯着报表'”。
这场硅谷最野的搞钱实验,或许验证了新时代的财富密码:当所有人都在焦虑AI会取代人类时,聪明人早已训练AI帮自己薅资本主义羊毛。只是不知道明天醒来,这对双胞胎的印钞流水线,又会用怎样的魔性剧情收割全球读者的钱包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