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店两个月,我坐在电脑前,盯着那可怜兮兮的个位数订单发呆。隔壁老王,卖的东西跟我差不多,价格也没便宜多少,凭什么他的店天天爆单?我憋着一股劲儿,赌气似的连着上了七八个新款,结果…仓库堆满了,钱包却越来越瘪。那感觉,真像掉进泥潭里,越挣扎陷得越深。
痛定思痛,我那股不服输的劲儿上来了。不就是学嘛!我就不信邪了。老王到底有啥魔法?我开始当起了“侦察兵”,天天蹲他的店,恨不得把他页面上的每个标点符号都研究透。
第一步:先把“隔壁老王们”揪出来!
别以为“竞品”都是明面上的对手。就像我卖手机壳,一开始光盯着其他卖卡通可爱壳的店。有天半夜刷淘宝,你猜怎么着?一个卖运动配饰的店,居然也卖手机壳!点进去一看,人家的壳主打“户外防摔”“骑行专用”,定价比我高一大截,可买家秀里一堆骑行爱好者晒图,说“摔车了手机都没事”,评价那叫一个热情。
这给我当头一棒!原来竞争不光是风格类似的“正面战场”,还有这种从不同赛道杀过来的“奇兵”。怎么找全这些“老王”?别懒!
淘宝搜你的宝贝词!
输入你的核心关键词(比如“ins风 陶瓷杯”、“大码 显瘦 连衣裙”),按销量、按人气排排坐,排在前十页的,甭管风格跟你像不像,都是流量池里的大鱼,先记在小本本上。重点看那些主图特别抓眼的、标题写得贼溜的、价格区间跟你重叠的。
盯紧“找相似”和“看了又看”!
在你宝贝的详情页下面,淘宝会贴心推荐“找相似”和“看了又看的商品”。点进去!这些都是淘宝算法精挑细选出来跟你抢顾客的“重点嫌疑对象”,绝对藏着宝藏对手。
买家秀里藏乾坤!
别光看自己家的买家秀,去那些卖得好的竞品买家秀里逛逛。看看买家们还晒了什么其他的东西?他们买了A杯子,会不会还晒了B茶漏、C托盘?顺着这些关联商品,又能摸到一窝潜在竞品店铺!这招特别灵,我就这么挖到一个主打“北欧简约家居”的店,虽然人家主要卖杯子套装,但单卖的杯子设计感极强,无形中吸走了我不少喜欢极简风的顾客。
第二步:把“老王”扒个底朝天!
找到目标竞品,别客气,像查户口本一样认真“扒”!
主图&视频:一眼定生死!
老王的主图为啥能让你在快速滑动时停下来?是背景干净突出产品?还是模特图代入感超强?或是用了“买一送二”这种大红字刺激你?比如我之前模仿的一个小清新杯子店,人家主图就一杯子放在洒满阳光的木窗台上,旁边一本翻开的书,一杯咖啡,氛围感直接拉满!我之前的图呢?就一个杯子孤零零杵在白色背景板上,输得不冤。他们的短视频是展示使用场景?突出细节?还是玩点小剧情?这些都是勾住顾客的钩子。
标题:关键词的金矿!
复制粘贴老王的标题,拆!看看他堆了哪些核心词(比如“显瘦”、“收腰”、“冰丝”)、属性词(“长袖”、“高领”、“加厚”)、场景词(“通勤”、“约会”、“度假”)。更绝的是,点开他的“问大家”和评价,看看买家们实际是用什么词来描述需求和痛点的(“容易起球吗?”、“真的透气吗?”、“小个子能穿吗?”),这些可都是标题优化的金矿!我后来优化标题,塞进了买家常问的“小个子显高”和“不起球”这类词,搜索流量立马有小幅提升。
详情页:讲故事的功力!
别光看图片美不美,重点看逻辑!老王是怎么一步步说服你下单的?痛点抓得准不准(比如“穿普通内衣勒出红印?试试我们无痕无感款!”)?解决方案有没有力?信任背书强不强(资质证书、工厂实拍、好评如潮截图)?促销信息诱不诱人?我有一个卖服装的朋友,原先详情页就堆砌各种角度平铺图。后来发现竞品用一个微胖模特,演示不同体型穿同款的效果,买家反馈超好,她也赶紧学,转化率立竿见影。
价格与促销:算盘要打精!
老王的标价是多少?实际到手价又是多少(满减、优惠券、淘金币)?他捆绑销售玩得溜不溜(杯子+杯垫+勺子套餐)?重点关注那些长期稳定卖得好的款,他们的价格策略往往最值得琢磨。别光看数字,想想他的成本大概多少?利润空间可能在哪儿?这能帮你避开无脑跟风降价的死胡同。
销量与评价:魔鬼在细节!
销量是面子,评价是里子!别迷信那华丽的月销数字(有些是前期灰色操作堆的),重点看近期的真实评价和“问大家”(这才是当下的口碑风向标)。买家夸什么?(“质量超乎想象”、“客服太耐心了”)更要看买家骂什么!(“色差严重”、“第3天就开线了”、“物流巨慢”)这些差评点,就是你产品升级和服务优化的黄金切入点!我就靠死磕竞品差评里提到的“保温效果一般”这个点,找到更好的不锈钢内胆供应商,当作卖点打出去,效果拔群。
动态追踪:老王也在进步!
竞品不是木头桩子!用收藏夹或监控工具(市面上有不少),盯紧老王的动作:有没有偷偷改主图?标题优化了没?突然搞大促了?上了潜力十足的新款?甚至店铺首页装修风格都换了?我认识一个卖家居小物的卖家,就是发现竞品突然在详情页新增了“办公室减压神器”的场景描述,紧跟当下热点,他立刻在自己的相关产品里也加入这个点,蹭了一波流量。
第三步:学以致用,超越老王!
“扒”完不是目的,关键是把“偷师”来的精华,转化成自己的战斗力!
差异化定位:别当影子!
老王的所有优点都看清了?好,现在想想,我如何不同?
大家都在卖小清新杯子,我能不能专攻“办公室养生杯”(配茶漏、刻度、提手)?大家都在卷低价T恤,我能不能死磕“新疆长绒棉基础款”,靠材质和舒适感取胜?差异化才是长久之计。就像我后来调整手机壳方向,避开卡通红海,专做“国风书法”系列,虽然小众,但黏性极高。
痛点深挖:比老王更懂用户!
竞品差评里暴露的用户不满,就是你的机会!他们吐槽物流慢?你死磕发货速度和合作物流质量,并把“当日发”“极速达”写进主图!他们抱怨客服不专业?你重点培训客服,把“专业解答”、“快速响应”做成店铺标签。把对手的短板,变成你的跳板。
微创新迭代:小步快跑!
没必要一开始就憋大招搞颠覆性创新。在竞品基础上做优化升级就是好路子。老王杯子好看但没盖子?你加个设计感十足的防尘盖!他的收纳盒挺实用但颜色单一?你推莫兰迪色系!他的详情页逻辑好但图片不够美?你花点小钱请人拍得更高级!点滴积累,优势自显。
测试!测试!再测试!
别迷信“我觉得”!学老王用了新主图、新标题、新营销话术?丢到直通车里测点击率!放到店铺里测转化率!让真实的用户和数据告诉你,这招到底灵不灵。小范围测试,快速试错,效果好再放大。我每次调整主图文案,都得测个三四版,数据好的才是真的好。
说来好笑,刚开始偷偷研究老王那会儿,感觉自己像个商业间谍,紧张又刺激。半夜翻竞品评价翻得眼睛酸涩,记录他们的促销活动生怕错过。但现在回想,这段“偷师”的经历,是我淘宝小店能活下来并且慢慢有起色的关键转折点。
别把“分析竞品”想得那么高大上和复杂。它就是放下身段,像个好奇的学生一样,去看看那些跑得比你快的同行,到底做对了什么?踩了什么坑?然后,把他们的精华嚼碎了,吸收进自己的运营血肉里,再想办法比他们做得更好一点,更懂用户一点。
盯着隔壁老王的爆款,别光顾着羡慕嫉妒恨。拿起你的放大镜,带着你的小本本,去扒!去学!去超越!
淘宝这片江湖,后来居上的故事,每天都在上演。下一个主角,凭啥不能是你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