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实话,我第一次做公众号的时候,压根没想过能赚钱。纯粹是觉得自己平时爱写点东西,朋友圈发长文又怪尴尬的,不如搞个号自己存着。结果写着写着,有人留言说“博主你写的就是我啊!”、“这方法我真试了有用!”好家伙,那一刻我才发现,原来写字真的能戳到人。
头几个月,粉丝涨得慢得像蜗牛爬。每天睁眼第一件事就是看后台:今天多了几个关注?有没有人取关?有时候辛辛苦苦写一晚上,阅读量就几十,还一半是自己点的。那段时间我差点弃坑,觉得个人做公众号赚钱根本是骗人的,直到我过了500粉丝,接了第一个广子,虽然只有80块,但那种“原来真能变现”的冲击感,让我彻底醒了。
个人做公众号怎么赚钱?很多人说公众号红利早没了,现在入场就是炮灰。但我觉得吧,不是市场没机会,是很多人根本没熬到“开关打开”的那一刻。
今天我就用我这小破号一路爬过来的经历,跟你说点实在的。
先说说我朋友小王的例子。他比我早半年做号,专注分享PPT模板和办公技巧。他一开始也不赚钱,但坚持每周更新三篇,篇篇都是自己打磨的模板干货。熬到1000粉左右,他开始用“小鹅通”挂载免费的模板合集,引导用户关注后领取;同时把精华内容做成PPT源文件,放“微店”上卖,一套9.9元。第一个月卖了30多套,不多,但饭钱够了。关键是,这些付费用户还成了他的传播节点,有人买了之后直接转发到公司群,说“这博主的东西真能直接用”。
小王和我一样,从来没指望靠流量主发财,腾讯那点点击广告费,够买杯奶茶都得攒一周。真正让他跑通的,是“免费内容引流+轻量付费产品”的模式。工具也极其简单:编辑器用“135编辑器”或者“秀米”,排版干净就行;付费店铺用“微店”或者“小鹅通”,基本免费就能起步。
另一个妹子叫小林,做母婴育儿号。她更狠,直接开直播陪妈妈们唠嗑,用的就是视频号联动公众号。她每次直播前发一篇“专题总结”,比如《孩子晚上哭闹的5个原因和应对手册》,直播里详细讲,讲完放“千聊”上的专栏课程,9.9元一门。她跟我说,有时候一场直播能卖出去40多份,不是因为她说得多天花乱坠,而是她真的回答了好多人的具体问题:“宝宝半夜哭怎么办”、“辅食怎么加”。她甚至建了个粉丝群,用“小小签到”小程序让妈妈们打卡记录育儿进度,粘性高得吓人。
你说这些人有什么神通吗?并没有。无非就是:内容扎进一个具体圈子,工具用对,然后耐着性子等反馈。很多人失败根本不是方向错了,而是死得太早,粉丝没到500就想接广告,写三篇就指望篇篇10万+。
我现在接广子也挑三拣四了。前两天还有个卖课的平台找我推广,我一看课程内容虚头巴脑的,直接拒了。不是清高,是我知道一旦推了垃圾,粉丝可能当场取关。之前有个号主接了个理财骗局广告,当晚掉粉200多,后来写忏悔文都救不回来,这叫赚小钱亏大钱。
所以我的原则是:广告要么产品我亲自试过,要么品牌我绝对信任。报价也从最初的80块一条,慢慢涨到了1000多。中间用过“新榜”、“迅蟒”这些平台接单,但后期基本都是老客户直接微信找过来。
信任积累久了,赚钱会自己找上门。
说到这儿,你可能觉得:“还是要粉丝多嘛!”其实真不是。我见过一个只有600粉的哲学号,每篇阅读就200左右,但他开通了“赞赏”功能,每篇文章打赏平均有100多块,因为他的读者都是深度共鸣者,有人留言说“每月工资打赏你5%,比买书值”。
也有号主做“知识星球”,年费99元,提供深度答疑和资料库。虽然就100多人加入,但一年下来也稳稳破万了。关键不是人多,而是人“准”。
如果你现在还在纠结“要不要做号”、“怎么赚钱”,我建议你先不想赚钱的事。就拿“135编辑器”排一篇你最想写的话题,真诚点,写透点,发出去。然后看反馈:有没有人赞?有没有人收藏?有没有人骂?这些才是真实的信号。
熬过前500粉,就像推倒了第一张多米诺骨牌,之后的可能性,会滚雪球一样扑过来。当然,如果你现在还想着一夜爆红,那我劝你换个赛道。公众号赚钱不是捡钱,它更像种地:播种的时候看不见果,但果熟的时候,一颗都不会少你的。
最后送一句帮我挺过很多次弃坑时刻的话:有人看,就值得写。有人信,就值得好好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