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和大家聊一下肯德基创始人创业的故事。
炸鸡的香味从街角那家快餐店飘出来的时候,很少有人会想到,这个全球连锁的炸鸡帝国,最初是个领社会救济金的退休老头捣鼓出来的。
哈兰·桑德斯上校的人生剧本,前半截写得特别憋屈。40岁还在加油站打工,50岁餐馆倒闭,65岁拿着105美元救济金坐在破房子里,就这年纪搁现在,多数人早躺平等着带孙子了。但老头偏不服,他兜里还揣着张皱巴巴的纸,上面写着用十一种香料调出来的炸鸡配方。
这事儿得从头唠。桑德斯小时候家里穷得揭不开锅,7岁就给邻居农场主干活。后来当过电工、卖过轮胎、跑过保险,干啥赔啥。40多岁在加油站上班时,发现路过司机总饿得前胸贴后背,他干脆支了个小桌子,给客人现做现卖炸鸡。结果你猜怎么着?那些司机宁愿绕远路也要来吃他这口,加油站差点变餐馆。
真正让老头较上劲的是1950年。当时新建的高速公路绕过了他的餐厅,客流量断崖式下跌。债主天天上门,最后连房子都抵押出去。领救济金那天,他盯着手里那张社会福利支票看了半天,突然把配方往兜里一塞:”老子这辈子就赌这最后一回。”
接下来两年,这个白发老头开着他那辆破福特车,挨个敲餐馆的门。被拒绝1009次之后,终于有家汽车旅馆老板答应试试。桑德斯当场支起油锅教学,要求对方每卖出一块炸鸡,给他5美分提成。现在看这分成比例简直白送,但当年没人看得上这生意,连他老婆都觉得老头魔怔了。
转折点在1964年。肯德基连锁店开到600家时,74岁的桑德斯把公司卖了200万美元(相当于现在两个小目标)。但你以为故事到这就圆满结束了?老头拿到钱第一件事是跑去起诉新东家,因为嫌他们用的鸡肉质量差。法庭上他拍着桌子吼:”这破玩意儿也敢叫我的秘方?”
直到去世前,他还在全国突查门店,发现偷工减料就直接在媒体上开骂。
现在满大街的炸鸡店都学他搞标准化,但很少人提当年桑德斯怎么死磕细节。他测试压力锅温度,能连续炸50只鸡记录数据;为找到最佳裹粉手法,把自家厨房搞成面粉灾难现场;最绝的是发明”旋转炸篮”,因为发现翻动鸡肉会影响脆度。这些偏执在当年看来纯属瞎折腾,现在回头看全是快餐行业的金科玉律。
有个特别的细节:桑德斯成名后总穿着那身白色西装,不是装逼,是因为穷的时候只有这一套体面衣服。后来这形象成了品牌标志,但老头私下说:”每次系领结都想起被拒绝的那1009次。”
所以别信什么”错过风口””为时已晚”的鬼话。65岁还能翻盘的人,根本不是靠运气。那些被拒绝时留下的淤青、试验失败浪费的鸡肉、半夜修改配方的偏执,最后都变成咬下去那声”咔哧”的脆响。
下次看见街边肯德基招牌,记得那个白发老头说过:”人们放弃梦想的时候,炸鸡和人生都会变得软趴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