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刷到个视频挺逗的,一哥们对着镜头愁眉苦脸:拍仨月快手了,粉丝刚过一千,别说赚钱,电费都快赔进去了!
底下评论:兄弟,你这播放量,平台给你打赏五毛钱都算做慈善了吧?
这话糙理不糙。很多人想靠拍视频吃饭,结果发现连平台的电费都挣不回来。
在快手上发短视频能赚到钱吗?
确实能赚到钱。
老家有个亲戚老赵,五十多岁的人了,以前在镇上开五金店,生意半死不活。去年开始琢磨拍快手,就拍他修各种小家电、农具,怎么拧螺丝、怎么焊接。他说话带浓重口音,剪辑也粗糙,画面经常抖。但架不住实用啊!城里人不会修的老物件,他三两下给你整明白。现在粉丝快四十万了,橱窗里挂着他自己做的省力扳手、多功能拖把,一个月能卖出去三万多块钱。前几天打电话,他说店里生意早不做了,光靠拍视频和带货,比以前舒坦多了。
像老赵这样闷声发点小财的普通人,在快手真不少见。有人拍自己每天收破烂,有人直播农村大席做饭,甚至有人就拍给果园除草、喂猪…
看着没啥技术含量是吧?可人家就是能吸引人看,能把东西卖出去。
当然也别想得太美。拍几个视频就躺着数钱?那是做梦。赚钱的路子是有,可门槛也明明白白摆在眼前:
第一关:熬过没人看的日子。
新手最容易栽在这坑里。你吭哧吭哧拍半天,发出去播放量几十、一百,跟扔进黑洞似的。平台那算法,像个最势利眼的观众,你没人气?它都懒得把你推给别人看。没流量,后面所有变现都是空谈。
第二关:内容不行,一切白搭。
天天拍自己吃饭、拍马路上的车、拍家里猫打哈欠…谁爱看啊?平台最不缺的就是这种白开水内容。你得给人点实在东西:要么真能教会人点啥(像老赵修东西),要么让人看得开心解压(搞笑段子),再不济,新鲜猎奇也行(村里谁家挖出个奇怪石头?)。核心就一点:别人为啥要花时间看你的,而不是滑走去刷下一条?
第三关:变现不是点一下就有。
常见的有几种:
平台给的汤喝:
快手有创作者激励计划(现在门槛高了),直播能收点打赏礼物。这块也就挣个零花钱,指望它发财趁早醒醒。
带货是重头戏:
像老赵那样挂自己小黄车卖货,或者帮商家推广赚佣金。这要求你粉丝黏性够强,人家信你才肯买。粉丝不精准,或者你推的东西不行,分分钟翻车。
线下引流也行:
开小吃店的、教跳舞的、搞汽修的,拍视频把人吸引到线下消费。这招适合有实体店的,视频就是你的免费广告牌。
在快手赚钱,核心就两条腿走路:一边死磕内容把流量搞上去,一边琢磨怎么把流量变成钱。
少一条腿,你都蹦跶不起来。
别老盯着那些头部主播几百万粉丝、一场直播卖几个亿的神话。那不是常态!普通人的机会,恰恰藏在那些垂直的小领域里,越细分的需求,竞争反而可能越小。你会修一种特别冷门的机器?你知道某个小众山货怎么挑最好?你擅长用最土的办法解决生活小难题?抓住这些点,持续拍,比你漫无目的地蹭热点、拍同质化内容强一百倍。
坚持很重要,但傻坚持没用。拍十条没人看,就该停下来琢磨:是封面太丑吸引不了点击?是开头三秒太啰嗦留不住人?还是内容本身根本没啥价值?平台后台的数据不会骗你,多分析播放量、完播率、互动数据,一点点调整优化。今天比昨天好一点,这个月比上个月有进步,才是实实在在的路。
在快手拍视频赚钱这事儿,它像种地,不是买彩票。你得选对种子(找到自己擅长的领域),勤勤恳恳松土施肥浇水(持续输出有价值内容),熬过可能颗粒无收的前期(流量积累期),最后才有收获的可能(变现)。想着一夜爆红、躺赚大钱?趁早换个梦做。
那些真正赚到钱的普通人,背后是无数个熬夜剪辑的凌晨,是反复修改脚本的纠结,是面对寥寥无几点赞也要发布的坚持。下次你刷到一个粉丝不多但卖货挺火的快手号,别光感叹人家运气好,想想人家在镜头外花了多少笨功夫。
很多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想得太多,做得太少。整天琢磨拍啥能火,怎么快速涨粉,脚本写了一大堆,拍出来的没两条。或者拍了两条没水花,立刻心灰意冷放弃。
赚钱的机会永远不会属于只停留在脑子里规划的人。
想试试?先别想那么多复杂的。拿出手机,今天就开始拍。拍你擅长的、熟悉的、哪怕你觉得微不足道的小事。发出去,看看反应。不好?总结一下,明天再拍一条。
行动,才是破开迷茫唯一的斧子。
做了,你才知道水有多深,路该怎么走。光在岸上问水深不深,问一万遍你也学不会游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