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末逛商场,是不是总感觉人挤人?吃饭排队、看电影排队,连坐个按摩椅都要排队。这人气,看着都让人眼热。尤其是那些藏在角落、楼层通道口,或者电梯旁的小铺子,好像永远不缺客人。我心里也琢磨过不少回:这商场内做什么项目赚钱的门道,到底藏在哪儿?
商场确实是个宝地,自带光环:
1、人不用找,自己送上门:
商场就是天然的人流发动机。周末和节假日乌泱泱的人群,都是潜在的顾客,省了老板们站在街上吆喝的力气,对刚起步的小买卖尤其友好。
2、环境体面,不用自己造势:
冬暖夏凉、干净亮堂、安全有保安,这样的环境本身就让人觉得舒服,愿意多待会儿,消费的意愿自然也被勾起来了。
3、凑热闹效应强:
大家去商场很少只干一件事。买完衣服顺便做个美甲,吃完饭抓个娃娃,带孩子上课外班时自己顺便按摩一下。这些小项目正好能塞进人们在商场里的碎片时间里。
那么,哪些小项目是真的能在这片土壤里扎下根、开花结果的呢?
我根据看到的和打听到的,分了几类:
一、 搞定小朋友,就搞定了钱包
小型儿童游乐区:
这个太常见了!尤其是大型超市入口附近或儿童服饰区旁边,软包爬梯、小滑梯、玩具车或沙池。一次几十块,家长就能换来至少半小时清净逛街时间。秘诀是地方干净、安全措施到位,工作人员勤快整理消毒。虽然单次收费不高,但周末和假期孩子扎堆来玩,薄利多销也能撑起租金。
创意DIY手工坊:
商场里做陶艺、画油画、拼豆豆、做小皮具的店越来越多。小朋友喜欢玩创意,家长也乐意花钱让孩子动手锻炼。周末经常能看到小小的身影围在桌子前,认认真真地做手工。这类店需要有趣的项目和耐心引导的老师,材料成本和前期投入会高一些,但粘性也强,回头客多。
益智玩具或绘本租赁/零售:
在早教中心或儿童游乐区旁边开个小店,卖或租一些不太常见的益智玩具、精品绘本。主打一个便捷和独特,让家长在陪孩子玩的时候,顺手就把东西买了或租回家继续玩。
二、 喂饱肚子,永远是刚需
饮品站:
奶茶、果茶、鲜榨果汁、酸奶杯…逛街手里不拿杯喝的,总觉得少了点什么。转角或电梯口的饮品小店,成本相对可控(主要是租金和设备原料),只要口味稳定、出杯快、地段好,人流就是底气。竞争确实激烈,没点特色或独特配方,很容易沦为路人甲。
轻食小吃:
鸡蛋仔、章鱼小丸子、炸鸡排、烤香肠、精致小面包、酸奶冰淇淋…这类能拿着边走边吃的小东西,在商场里永远有市场。关键是味道要好、出餐要快、看着干净卫生。开在电影院门口或餐饮区边缘,生意通常不会太差。
咖啡角:
地方不用大,几平米放台好咖啡机就行。位置最好在休息区附近或书店、服装店边上。一杯合格的拿铁或美式,给逛街累了的或等人的顾客一个歇脚的理由。需要稳定的咖啡品质和有亲和力的服务。
三、 让人变美、变轻松的服务
快速美甲美睫:
商场里的美甲小店常常灯火通明。逛街前做个指甲,等朋友时种个睫毛,利用碎片时间变美。这类项目技术门槛有,但不算特别高(尤其基础款),主要靠美甲师手艺和服务态度。回头客是关键,好的美甲师自带流量。铺面小巧精致、位置方便(最好靠近女装区或洗手间)很重要。
专业头皮护理/小气泡清洁:
比传统美容院流程短、针对性强。逛街累了去洗个头做个头皮按摩,或者花二三十分钟做个深层清洁小气泡,舒服又见效快。需要专业设备和手法,定价可以略高。
手机快修/贴膜:
几乎每个商场都有那么一两个小柜台。手机突然没电、屏幕碎了、想换个新膜…这种需求很急迫。技术要靠谱,速度要快,配件齐全透明,位置选在主要通道或影院、餐饮聚集区附近,能做不少应急生意。
四、 让人开心的休闲娱乐
迷你KTV(电话亭式):
前几年火得一塌糊涂,现在热度降了,但在一些商场里依然有存在感。逛街伴侣想吼两嗓子发泄放松一下,不用专门去KTV开大包。租金和设备维护是关键,需要商场人流量足够支撑。
潮流扭蛋/盲盒机:
一排排色彩鲜艳的机器,里面装着各种小玩具或IP盲盒。花几十块扭一下,期待未知的惊喜,这种小确幸体验让人上瘾。主要成本是机器购买/租赁和补货,位置一定要选在显眼必经之路,特别是儿童区和年轻人聚集的地方。
互动式数码体验:
比如AR合影机、AI绘画机(拍张照生成漫画或油画风格)、甚至小型体感游戏机。提供一种快速、新奇的互动体验,很适合拍照打卡分享。机器本身的技术稳定性和趣味性是核心,需要不断更新内容保持新鲜感。
光看热闹不行,钱能不能进口袋才是硬道理。
在商场开店,几个坎绕不过去:
租金是硬骨头:
商场位置越好租金越吓人。你得算清楚每天开门要赚多少钱才能覆盖租金、人工、物料这些硬开销。光看人流量大没用,关键是有多少人愿意为你掏钱。
竞争贴身肉搏:
你能想到的,别人也能想到。一条美食街可能十几家奶茶店,美甲区一排七八个小铺子。没点真本事,要么东西特别好吃好用,要么你有独家手法,要么价格比别人实在服务还更好,很难冒头。
商场规矩多:
装修不能你想咋搞就咋搞,营业时间跟着商场走,甚至促销打折都可能要报备。不够灵活,得习惯在条条框框里跳舞。
顾客口味变得快:
今天流行脏脏包明天就过气,网红奶茶店可能半年就换一波。得留心市场变化,不能死守着一个产品不变。
在商场内做什么项目赚钱,关键还是看准定位:
1、算账要狠:
别头脑一热就干,把租金、人工、进货(或机器成本)、水电物业费全摊开算清楚。算出每天的生死线是多少,再去看人流量能不能撑起来。
2、位置贵精不贵大:
有时候几平米的小角落,如果能卡在电影院门口、儿童乐园必经之路、爆款餐厅排队区旁边,可能比十几平米但偏僻的位置强十倍。
3、得有不可替代的亮点:
要么你的柠檬茶特别好喝,喝了忘不了;要么你家美甲师做出来的款式就是比别人精致;或者你修手机又快又便宜口碑还好。总得有点让人愿意选你而不是隔壁的理由。
4、服务是口碑根基:
商场里大家图的就是方便舒适。老板热情实在一点,手脚麻利一点,环境整洁一点,让顾客觉得舒心,下次还会再来,甚至愿意推荐给朋友。服务上的口碑省下的广告费可不少。
5、新鲜感也得有:
特别是做娱乐、潮流小吃的,隔段时间推个新品新活动很有必要。比如盲盒机进点新IP,小吃摊加个当季网红口味,都能重新勾起大家的兴趣。
商场里那些赚钱的小项目,没什么一夜暴富的神话。大多是靠着人流量的便利,找准一个细分需求点,加上店主肯用心经营、服务到位,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。那些不起眼的小柜台、小档口背后,是实打实的租金压力、进货成本、人工开销和无数琐碎的经营细节。
商场的确是个聚宝盆,但能不能从中淘到金子,还得看你能不能挑对项目,更看你有没有那份耐得住烦、吃得了苦、真心实意做好服务的韧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