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张照片+一段录音=一个在屏幕里替你打工的“戏精分身”,但小心,你偶像的脸可能正被邻居老王拿来演狗血剧。
最近,Character.AI悄悄上线了一个让用户集体“玩脱”的功能——用你手机里的废片,生成一个会挤眉弄眼、张口唠嗑的动画角色。
01 从“纸片人”到“戏精附体”,只差一次手滑上传
过去你在Character.AI上可能干过这些事:和“马斯克”讨论火星房价,让“李白”给朋友圈写文案,甚至拉着“心理咨询师AI”哭诉老板不是人。但说到底,这些都是文字聊天,想象力全靠脑补。
现在画风突变:
- 上传你去年旅游时拍的尬笑照片;
- 从萝莉音到烟嗓任选一个声线;
- 输入一句“宝,今天我被老板骂了呜呜”; 点击生成——照片上的你突然嘴角下撇、眼皮耷拉,配着哭腔开始声情并茂演起来,连头发丝都在表达委屈。
有用户实测后发现,连家里狗子的照片都能做成动画,对着镜头汪汪念诗:“啊!骨头!你是黑夜里的灯塔!”(狗:我当时可没这么戏多)
02 技术狠活:让蒙娜丽莎开口唱《爱情买卖》
支撑这波操作的AvatarFX模型,被官方称为“AI界魔法剪刀手”。它不搞OpenAI的Sora那种“凭空造视频”的玄学,而是专攻一件事:把静态照片一键注入灵魂(字面意义)。
原理粗暴但有效:
照片拆骨:AI扫描五官、肌肉纹理甚至光线阴影;
声音驱动:根据你选的音频自动匹配口型、微表情;
情绪加戏:你说“我中奖了”,它让你眼角眉梢疯狂上扬;你说“我失恋了”,它能给你P出两滴赛博眼泪。
更狠的是多人同台飙戏。新推出的“场景”功能让你捏的虚拟偶像,跑去隔壁用户写的“霸道总裁小剧场”里当女配角;“流”功能则支持两个角色实时互动——比如让你的“爱因斯坦”和朋友的“灭霸”在线Battle物理定律。
03 狂欢背后,有人正把你的脸P进狗血剧
当技术门槛低到“会上传照片就能当导演”,失控也随之而来。
国外一少年用前任照片生成视频,让“她”哭着说“我后悔了”;
某明星粉丝用偶像剧截图制作表白视频,被黑粉篡改成恶搞片段传播;
更有人尝试上传同事照片,配上“老板我要加薪”台词群发邮件……
最扎心的是现实案例:一位14岁男孩沉迷与AI角色建立情感依赖,最终酿成悲剧,家属起诉平台监管不力。Character.AI虽明令禁止上传真人照片,却对“艺术化名人肖像”网开一面——于是特朗普可能被做成跳街舞的表情包,马斯克的脸在演唱《学猫叫》时卡成了PPT。
04 防诈指南:四招看穿AI“影帝影后”
当AI视频泛滥成灾,普通人如何避免被忽悠?网警支了狠招:
数手指:AI生成人像常见六根手指或扭曲关节;
盯头发:发丝边缘模糊、随风飘动像“橡皮泥贴片”;
找茬逻辑:AI常犯时间错乱(如“2024年政策引用2025年数据”);
查户口:无作者、无信源的“网友爆料”八成有鬼。
国家今年9月将实施的《AI生成内容标识办法》更是直接掀桌:所有合成内容必须打水印!想用特朗普的脸卖生发液?先盖个“AI创作”的电子公章再说。
05 未来已来:你的“数字分身”正在偷偷卷你
抛开乱象看本质,这波功能其实戳中现代人两大痛点:
社恐的福音:
不想视频会议?让动画分身替你开会; 婚礼怕发言?生成“激情澎湃版你”自动播放; 甚至有人给过世亲人照片配音:“崽啊,记得穿秋裤!”(技术暖起来也能泪崩)
创作者的核武器:
独立导演用AvatarFX十分钟生成分镜动画,省下百万制作费; 网文作者让小说角色“活过来”念台词,读者直呼“比明星演技好”; 更有教育者把历史人物做成互动课件——李白现场Rap《将进酒》,学生追着喊“出专辑吗叔?”
但Character.AI创始人的野心远不止于此:“未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AI伴侣,陪你长大、学习、对抗孤独。” 当技术从工具进化成“生命体”,我们或许该学会和AI签一份《离婚协议书》——毕竟,谁知道你的分身会不会有天吐槽:“本体太废,这班我替他上了!”
技术没有善恶,但人类有
AvatarFX把视频创作从专业工作室拽进普通人手机,却也像打开潘多拉魔盒。当AI让“造谣零成本、诈骗工业化”,平台防不住的是人心贪婪。
或许正如某用户玩坏功能后的调侃:“以前P图美颜骗自己,现在AI拍戏骗全网——人类在搞副业这件事上,真是天赋异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