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张蹲在城中村出租屋的楼梯口,一根接一根地抽烟。手机屏幕亮着,是银行发来的第五条催款短信。37岁,欠了二十多万,打工十年没攒下钱反而越陷越深,那晚他跟我说,真的连跳楼的力气都没有了。
我认识老张的时候,他还在做外卖骑手,每天工作14个小时,刮风下雨都不敢休息。但平台扣费越来越狠,单价一降再降,跑到腰肌劳损也还不上信用卡最低还款。他说:“这辈子就这样了吧,翻不了身了。”
然而就在上个月,这家伙居然一次性还清了所有债务,还换了新公寓,请我吃了顿人均500的大餐。我震惊地问他是不是中了彩票,他哈哈大笑:“你绝对想不到,我现在专门给小区里养宠物的年轻人铲屎!”
没错,就是那个你听起来有点“脏乱差”的活儿,宠物粪便清理服务。老张的创业启动资金只有328块:买了一箱降解清洁剂、几个环保垃圾袋、一双胶鞋和印了二维码的T恤。第一天他跑了3个小区,在布告栏贴了手写广告:“您忙工作,我帮铲屎。一次25,包月88。”
你猜怎么着?当天晚上他就接了7单。
原来很多住高档公寓的白领养了猫狗,但早出晚归根本没时间打理阳台。宠物粪便堆积不仅臭气熏天,还会被物业警告。老张提供的服务看似简单,却切中了城市年轻人的刚需:他们愿意花点小钱买回清洁空间和休息时间。
现在老张组建了5人小队,覆盖全市32个小区,微信客户群满了好几个。最夸张的是有个别墅区的客户直接包年,每周末上门两次,单这一单年收入就过万。
“这活儿听起来不体面,但你知道么?”老张给我看客户留言,“有个姑娘说谢谢我让她终于敢邀请朋友来家里做客了。”
老张的故事让我想起楼下卖湘菜的李姐。她最初只是在家炒辣椒酱送给邻居试吃,后来有人建议她开微店。现在她的手工酱月销4000多瓶,最远的客户寄到西藏。还有程序员王涛,辞职专修儿童玩具,换个电机收80块,家长感恩戴德,现在商场里的玩具专柜都找他做售后。
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创业项目小生意,为什么能闷声发大财?我琢磨出三个道理:
第一,痛点越小越精准。
比起“我要改变世界”的宏大叙事,不如解决“我家猫砂盆臭得进不去人”这种具体问题。真正的需求藏在日常抱怨里。
第二,低启动成本试错。
老张如果贷款开宠物店,现在可能已经破产。但他用300多块测试市场,发现可行才追加投入。很多失败项目不是方向错了,而是成本太高输不起。
第三,社交裂变比广告有效。
老张的客户都是邻居互相推荐,信任度天然存在。李姐的辣酱全靠宝妈群口碑传播。现在人反感硬广,但信朋友推荐。
当然不是说你明天就该去铲屎或炒辣酱。关键是培养发现需求的眼光:社区里哪些抱怨没被解决?哪些小麻烦人们愿意付费省事?可能你擅长的技能正是别人急需的,比如帮老人设置手机、帮上班族代买菜、帮新手爸妈拍婴儿照……
老张说他最感慨的不是赚钱,而是找回了尊严。那天给客户清理完花园,对方递来冰矿泉水说“辛苦了”,他差点哭出来。“比当年在写字楼里当经理时获得的尊重多多了。”
所以你看,生意不在大小,而在于能否真正帮到具体的人。这时代最奢侈的不是奢侈品,而是被理解、被便利、被温柔相待。那些提供这种价值的人,活该他们赚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