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张的仓库就在我隔壁。去年双十一,他淘宝店的仓库堆得连下脚的地儿都没有,今年却静得能听见回音。前两天碰见他蹲门口抽烟,愁眉苦脸:国内卷不动了,备的货全砸手里了。
他忽然扭头问我:听说你在搞那个Lazada?东南亚那边,现在还行?
我苦笑一下,没直接答。行不行?这问题就跟问淘宝现在还能不能做一样,答案复杂得很。国内电商厮杀成红海,流量贵上天,新店想冒头难于登天。
于是,越来越多像老张这样的卖家,把目光投向了隔壁,东南亚,尤其是那个巨头平台Lazada。
Lazada,东南亚的“淘宝”长啥样?
想象一下十年前的淘宝,差不多就是Lazada现在的样子。平台规则相对简单直接,竞争?有,但远没到国内那种卷生卷死的地步。官方扶持新卖家是真舍得下本,各种流量包、新手训练营、运费补贴像不要钱似的砸过来。去年我刚入驻那会儿,一个新店扶持计划,愣是给店铺引来了第一波像样的自然流量,这在如今的淘宝天猫简直像天方夜谭。
机会确实肉眼可见。东南亚六亿多人口,一大半都在网上冲浪了,网购习惯像野草一样疯长。更关键的是,很多人还是第一次接触电商!想想看,这感觉就像你带着智能手机穿越回了诺基亚时代。我有个朋友专做国产平价小家电,在Lazada印尼站卖爆了。他原话是:那边的人看到带LED灯的小风扇,都觉得是高科技。
这种信息差带来的红利,在国内早就被抹平了。
钱难挣,屎难吃:Lazada的坑你绕不开
但别急着头脑发热!觉得Lazada遍地黄金弯腰就能捡?那真是想多了。老张问我lazada好不好做,现在能挣钱吗,我当时的沉默,就是因为这钱挣得一点不比国内轻松。
物流:慢、贵、揪心!
跨境物流是头号拦路虎。国内发个快递江浙沪隔天到,便宜得像不要钱。发东南亚?空运快但贵得肉疼,海运便宜但等得你花儿都谢了。我那批发往菲律宾的夏装,走海运,结果遇上港口大堵塞,硬是在海上漂了快两个月!等货到了,菲律宾都快入秋了,新款变过季款,打折都卖不动,血亏。这物流时效和不可控因素,能把人逼疯。东南亚各国海关政策还三天两头变,清关被卡是家常便饭。
选品:你以为的爆款,可能是个哑弹!
千万别把国内经验生搬硬套。东南亚国家众多,文化、宗教、气候天差地别。你觉得可爱炸裂的毛绒玩具,到了某些穆斯林人口为主的国家,可能根本无人问津。泰国常年热,你主推加绒卫衣?等着库存压到地老天荒吧!我见过最惨的案例,是一个卖家囤了大批某明星同款(国内超火),结果在泰国站上架一个月,只卖出去3件。后来才知道,那明星在泰国根本没知名度!前期不做足市场调研,盲目选品,死路一条。
运营:语言关、本土化,一个都不能少!
店铺装修、产品详情页、客服沟通… 你面对的买家说着泰语、越南语、马来语。机器翻译经常闹笑话,把充电宝翻译成能量盒子还算好的。更麻烦的是本土化运营。啥时候是越南的双十一?菲律宾人最喜欢什么促销方式?马来人什么时间段网购最活跃?这些细节,平台官方资料可不会手把手教你,得自己一点点摸索,或者花钱找当地运营团队。这笔投入,不小。
竞争:蓝海正在快速变红!
别被蓝海这个词忽悠了。机会大,意味着冲进来的卖家也多。特别是2020年疫情后,涌入Lazada的中国卖家数量激增。现在随便搜个热门类目,比如手机配件、美妆工具,前排挤满了实力雄厚的大卖和老牌玩家。价格战也开始冒头。新店想抢流量,不开车(Lazada的推广工具)几乎没戏,但推广成本也在肉眼可见地往上走。
想活下去?Lazada小卖家的保命心得
在Lazada混了一年多,钱是挣到了一些,但真不是躺着挣的,全是辛苦钱。
以下是几点建议:
小步快跑,别梭哈!
千万别听风就是雨,砸锅卖铁All in。最稳妥的是先兼职做,或者小批量试水。利用Lazada那些新店扶持政策,先摸清一个站点(比如泰国或马来)的水深水浅。我当初就是先投了5000块试水菲律宾站,亏了也能承受,赚了就更有信心加码。别贪大求全,一个站点做稳了再开下一个。
选品是命根子,调研要做透!
别拍脑袋!善用Lazada后台的商机探测器,看各个站点什么类目增长快,什么关键词搜索量大。同时,去研究本土的社交平台,比如泰国的Facebook、越南的Zalo,看看当地年轻人都在讨论啥、喜欢啥。差异化很重要。与其在手机壳这种红海里杀价,不如找找有特色的小众品类,比如东南亚特色的手工艺品材料、适配当地气候的防晒产品等。我认识一个卖家专做穆斯林女性时尚泳装(Burkini),在印尼和马来卖得非常好。
物流是痛点,也是竞争力!
与其被动被物流折腾死,不如主动研究透。Lazada有自己的跨境物流方案(Lazada Global Shipping),相对省心但贵。市面上也有很多第三方跨境物流公司,多对比价格、时效和口碑。对于销量稳定的爆款,考虑海外仓!虽然投入大,但发货速度能快很多,客户体验好,转化率也高,还能参加平台的本地发货活动,获得流量倾斜。这笔账要算清楚。
本地化!本地化!本地化!
重要的事情说三遍。产品描述、客服话术,请务必找专业的本地语种翻译(别依赖机器翻译!)。促销活动要结合当地的节日和文化习惯。比如,在斋月期间针对穆斯林市场做特别的优惠和关怀。哪怕只是详情页里的模特图,用东南亚面孔的效果通常比用东亚面孔好很多。细节决定成败。
写在最后:清醒认知,方得始终
回到老张的问题:Lazada好不好做?能不能挣钱?我的答案是:能做,钱也能挣,但绝不是一条轻松躺赢的捷径。它更像一片充满机遇但也暗藏风浪的新海域。这里有国内难以想象的增长潜力,也有跨境生意独有的、让人头疼的挑战。
那些鼓吹轻松掘金的广告,听听就好。真正能在Lazada站稳脚跟的卖家,都是卷王中的卷王,卷在选品调研上,卷在物流优化上,卷在本地化细节上,卷在精细化运营上。它适合有耐心、肯钻研、能吃苦,并且有一定资金抗风险能力的人。
如果你指望着像十年前淘宝那样上传个产品就能爆单,那大概率会失望。但如果你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,愿意沉下心来研究市场、解决痛点,东南亚这片热土,Lazada这个平台,确实还蕴藏着属于实干者的机会。
老张听完,掐灭了烟头:懂了,看来这碗饭,端起来也不轻省啊。他转身走向自己的仓库,背影里,少了点迷茫,多了些沉甸甸的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