刷着他趣,看着那些主动打招呼的头像,心里难免犯嘀咕:这位小姐姐这么热情,是不是就等着我充钱送礼物啊?这想法太正常了,毕竟谁也不想当冤大头。
他趣上面的女生聊天都为了赚钱吗?
别急,咱先看看这平台咋回事。他趣是个挺热闹的陌生人社交软件,功能不少。除了普通聊天,它确实有个「私聊」功能,得用虚拟礼物或者平台代币才能开启或者持续聊下去。这就好比进公园免费,但想玩里面的旋转木马就得买票。平台也得生存,设置点付费项目能理解,关键看你怎么用,对方怎么接。
我翻了不少地方,比如小红书上,就有真实用户吐槽:「刚匹配上没聊几句,对方就引导我送个小礼物解锁私聊,说普通频道消息满了。」
这很明显,赚钱意图摆在明面上。豆瓣小组里也有讨论,有人晒出聊天截图,对方话里话外暗示「哥哥送个跑车呗,不然人家没动力聊天了」
这种指向极强的暗示,目的不言自明。
但你要以为他趣上所有女生都这样,那可就大错特错了。生活不是非黑即白。同样在小红书,有用户分享「在他趣遇到个同城的姐姐,聊家乡美食特别投缘,后来还约着吃过一次饭,纯友谊,没提过钱。」豆瓣上也有姑娘发帖,说自己就是无聊想找人聊聊天,解解闷,遇到聊得来的就多聊几句,根本不在乎对方送不送礼物。

所以说,目的真的五花八门:
图个乐子解闷的: 工作累了,学习烦了,刷刷手机找人说说话,打发时间。
真心想交朋友的: 想拓展社交圈,认识点新朋友,兴趣爱好相同的更好。
寻找潜在对象的: 单身青年嘛,社交软件也是个认识人的渠道,万一缘分到了呢?
当然也有奔着收益来的: 利用平台的礼物机制,通过聊天获得一些实质回报,这情况确实存在,但绝非全部。
那怎么分辨对方是真心聊天还是别有用心呢?
别慌,教你几招接地气的观察点:
看聊天节奏和内容:
刚聊不久,话都没说热乎呢,对方就频繁暗示或直接让你送礼物解锁私聊?警惕!如果聊得很自然,天南海北都能侃,甚至主动分享生活趣事,那图钱的可能性就小很多。
看个人资料:
资料空空如也,或者照片特别像网图,签名档还写着「礼物是心意」之类的话?小心为妙。资料充实、有生活气息的账号,相对更真实。
听其言观其「求」:
如果聊天三句不离「礼物」,或者话里话外暗示你帮她完成平台任务、索要红包等,意图就相当明显了。反之,如果对方对你本人、你的生活表现出真诚的兴趣和关心,那目的就单纯得多。
核心就一点:对方是更关注「你」这个人本身,还是更关注你「钱包」的动向?
多聊几句,用心感受一下,其实不难判断。
那在上面聊天,怎么保护自己别吃亏?
钱包捂紧点:
一开始就明确自己的预算底线。对方一提礼物或付费功能,觉得不舒服或超出预算,大大方方说「不好意思,我现在没打算送礼物」或者「更习惯普通聊天」。真正想交朋友的人会理解。
隐私是红线:
身份证号、家庭住址、银行卡密码这些,天王老子来了也别在网上随便给!尤其涉及金钱交易、私下转账的请求,百分百要拒绝。隔着屏幕,你永远不知道对面是谁。
感觉不对立马撤:
聊着聊着觉得对方目的性太强,或者让你浑身不自在,别犹豫,直接结束对话或者拉黑。你的感受最重要,别觉得不好意思。
他趣就是个工具,上面的人形形色色。「都为了赚钱」这个说法太绝对,一竿子打翻一船人。
有人带着明确目的来,也有人带着真诚的心。关键看你带着什么目的去,以及有没有一双慧眼去识别。
别被那些直奔主题要礼物的人败了兴致。擦亮眼睛,设定好自己的边界,保护好自己的钱包和隐私,你也能在他趣上遇到能聊得来的朋友,享受纯粹交流的乐趣。
社交软件就像个大集市,吆喝声里有真有假,学会辨识,才能淘到真心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