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车马费500块都不给?现在自媒体人真是连民工都不如了!”最近上海车展上,一位自媒体博主在朋友圈的吐槽引发热议。评论区瞬间炸锅:“兄弟,500块算啥?我上次参加发布会,甲方塞给我一盒月饼抵车马费!”“知足吧,我连月饼都没拿到,只有一张‘下次一定’的积分卡。”
这届自媒体人,怎么混得这么惨?
一、从“红包潜规则”到“用爱发电”
车马费这玩意儿,最早是民国时期记者圈里的“潜规则”。企业办发布会,给记者发点钱补贴交通,顺便“联络感情”。到了自媒体时代,车马费摇身一变成了“行业标配”,金额还越卷越高——北上广的发布会,车马费动辄千元起步,品牌方甚至比拼谁给得更大方。
但这两年画风突变。有自媒体人吐槽:“以前参加车企活动,车马费直接塞现金,现在要么拖半年,要么用‘品牌联名咖啡券’打发你。”更离谱的是,某车企发布会直接贴出公告:“本场活动无车马费、无机酒,请各位老师自带干粮,靠爱发电!”
二、自媒体人的“打工人日常”
你以为自媒体人光鲜亮丽?真相是:他们可能是全宇宙最卑微的乙方。
1. 甲方虐我千百遍,我待甲方如初恋
某科技博主为了拍一场手机发布会,自费买机票住快捷酒店,现场蹲了3小时,结果甲方临时取消活动,连句道歉都没有。更惨的是美食博主小王:“上次接了个火锅店推广,甲方要求拍出‘人均1000元的高级感’,结果结账时老板说:‘年轻人创业不容易,推广费拿两顿火锅抵吧!’”
2. 白天剪视频,晚上写文案,半夜改方案
自媒体人的时间表比996还刺激。旅游博主小李说:“别人旅游是度假,我是扛着三脚架追日出,还得在酒店大堂蹭WiFi传视频。”更扎心的是,熬夜剪的视频播放量可能只有两位数,评论区还飘着一条:“博主你这滤镜太假了,取关了!”
3. 车马费?那是传说中的“低保”
车马费缩水背后,是行业的内卷狂欢。品牌方算盘打得精:“反正自媒体人多得是,不给钱也有人抢着来。”某公关公司员工透露:“现在车马费预算砍了一半,但要求翻倍——要拍视频、写图文、发小红书,还得带话题冲热搜。”
三、行业畸形生态:谁在薅谁的羊毛?
自媒体行业看似红火,实则早已陷入“三明治困局”:
1. 平台吃肉,博主喝汤
短视频平台日活破亿,但90%的博主分不到流量蛋糕。一位百万粉博主自嘲:“我一条广告报价3万,平台抽成30%,MCN再抽50%,到手连交房租都不够。”
2. 甲方:既要马儿跑,又要马儿不吃草
某美妆品牌要求博主直播时“自然植入产品”,结果脚本改了8版,甲方最后说:“还是第一版好,但记得把价格从399改成299哦!”
3. 数据造假,劣币驱逐良币
“5000赞?我给你刷到5万!”“粉丝不够?买点僵尸粉凑数!”有博主坦言:“你不刷数据,甲方觉得你影响力不够;你刷了数据,平台说你违规限流。横竖都是死。”
四、出路在哪儿?有人躺平,有人硬刚
面对行业乱象,自媒体人分成了两大派系:
躺平派:
“反正也赚不到钱,不如摆烂!”旅游博主阿Ken转型做“反向带货”:“上次我直播吐槽某景区厕所脏乱差,结果视频火了,景区连夜找我删视频,反倒给了我封口费。”
硬刚派:
美食博主“老张探店”坚持不收车马费:“吃了人家的饭,嘴就软了。我宁愿自费探店,起码能骂得理直气壮!”结果他的“毒舌测评”系列播放量破千万,反而接到了高端餐厅的长期合作。
五、这行还能干吗?
自媒体行业就像围城——外面的人觉得“发发视频就能赚钱”,里面的人苦笑“赚的还没送外卖多”。但话说回来,为什么还有人前仆后继?
一位从业5年的博主总结:“这行最大的魅力,就是‘不确定性’。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条视频会不会爆,下一个甲方是不是冤大头。就像买彩票,虽然中奖概率低,但总有人幻想自己是天选之子。”
所以啊,如果你还想入行,先问问自己:
- 能不能忍受三个月零收入?
- 能不能笑着面对甲方的“五彩斑斓黑”需求?
- 能不能在“车马费打白条”时保持心态不崩?
如果答案都是“Yes”,恭喜你!欢迎加入“网络民工”大军,记得自带小板凳和充电宝——毕竟,甲方爸爸的饼,可能比车马费来得更实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