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张曾经是个普通上班族,每天对着电脑屏幕敲敲打打。三年前他偶然报了个配音网课,如今他的工作台前除了电脑,还多了一支专业麦克风和防喷罩,他正在为一部网络动画片录制角色台词,下午还要赶一个企业宣传片的配音单子。
很多人觉得配音就是给电影电视剧配个音,其实声音能干的活儿,远比你想象的丰富得多。
首先是最容易被想到的影视剧配音。
不管是电影院上映的大片,还是你在视频平台追的海外剧,那些让你觉得毫无违和感的中文声音,都是配音演员的功劳。特别是引进的影视作品,配音几乎是刚需。不过这一行竞争挺激烈,需要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表演能力。
动漫和游戏领域对配音的需求量特别大。
想想那些角色众多的动画片和大型游戏,每个角色都需要独特的声音。热血少年、冷酷反派、甜美萝莉…
声音就是角色的灵魂。这个领域特别欢迎有特点、能塑造鲜明人物性格的声音。
有声书和广播剧的崛起带来了巨大机会。
现在很多人没时间看书,就喜欢听书。从网络小说到经典名著,都需要有人把它们讲出来。如果你擅长讲故事,能通过声音传递情绪和画面感,这绝对是个值得尝试的方向。我认识的一位朋友,原本是语文老师,学了配音后转型做有声书主播,现在每个月录书的收入比他当老师时还稳定。
广告配音可能是最来钱快的活儿之一。
电视广告、网络短视频、商场广播…无处不在。广告配音通常要求声音有感染力、有记忆点,能在短时间内抓住听众注意力。一个15秒的广告,可能就够你吃一顿不错的午餐了。
纪录片和专题片解说需要完全不同的声音特质。
这类配音往往要求声音沉稳、大气、有权威感,能够承载厚重的内容。电视台、制作公司、甚至企业宣传片都需要这类声音。
企业培训和产品演示的配音需求很稳定。
大公司内部培训视频、新产品功能介绍、APP操作指南…都需要清晰、亲切的配音。这类工作通常要求发音标准,语速适中,听起来舒服不刺耳。
你手机里的导航语音,也是配音员的工作。
高德、百度这些地图APP里的明星语音包,甚至定制语音,背后都是专业配音演员的声音。这类工作特别适合声音有辨识度、能传递特定情绪(比如亲切或专业)的人。
儿童内容配音是个特别的市场。
动画片、教育APP、故事机、玩具…所有面向儿童的产品都需要能吸引孩子的声音。这类配音通常要求活泼、生动,甚至需要一点夸张的表演感。
平台接单的自由职业模式越来越成熟。
像喜马拉雅、蜻蜓FM这些音频平台,以及专业的配音接单网站,让配音员可以直接面对客户。只要你设备达标、技术过关,就能接到各种类型的单子。时间自由是最大优势。
新兴领域也在不断产生需求。
比如虚拟偶像的声音设计、AI语音产品的真人音源录制、元宇宙中的角色配音等等。技术越发展,对好声音的需求反而越多元。
当然,AI的出现确实对一些基础配音产生了冲击。那种机械的、没有情感的播报,AI确实做得越来越好了。但真正需要情感、需要角色塑造、需要即兴发挥的配音工作,依然是真人的天下。AI合成的声音再清晰,也模仿不了人类声音里细微的情绪变化和即兴的创造力。
配音这行有个特点:门槛看似低,谁都能对着麦克风说两句,但真正能做好、能靠它吃饭,需要持续的练习和学习。气息控制、情感表达、不同风格的把握,甚至怎么保护嗓子,都是学问。
学配音可以从事什么工作?
答案是选择比想象的多得多。它可以是全职专业,也可以是下班后的副业;可以在大录音棚里对着专业设备工作,也可以在自己家的小小录音间完成。
小张现在的工作状态是混合型的。他签了一家配音公司接影视项目,同时自己也在平台上接有声书和广告的单子。收入来源多了,人也更从容了。
当你的声音成为商品,你会发现世界对好声音的渴望从未停止。声音的价值不在于分贝高低,而在于它能传递多少真实的情感和独特的人格魅力。
当你的声音成为商品,你会发现世界对好声音的渴望从未停止。声音的价值不在于分贝高低,而在于它能传递多少真实的情感和独特的人格魅力。